新闻资讯

东娱洞察 | 蜂花“穷”出圈的背后,国货崛起正

近日,继鸿星尔克之后,又一国货品牌蜂花受到了网友的“野性消费”。

 

 

01 蜂花的走红之路

 

起因主要来自于一场误会。

 

在双十一节点,蜂花在抖音上发布了洗发露和护发素新品图片,评论区里清一色的吐槽包装设计难看,甚至还有人怀疑蜂花是不是要倒闭了,所以没钱做包装。
 

 

另外也有网友称,现在的大型商超已经看不到蜂花护发素的影子,怀疑其快要倒闭了,于是无数人涌进蜂花抖音官号在线等回复,甚至“蜂花倒闭、破产”等消息都登上了热搜。吓得官方立刻跑出来澄清说明自己并没有倒闭。

 

 

不过有一说一,蜂花这个牌子,可能有些人真的没有听过,甚至因为这波出圈网友都觉得现在不倒闭以后可能也要倒闭。于是大家纷纷献策,希望他能改改包装,顺便涨个价格。

 

有网友实在看不下去,在抖音评论区建议蜂花参加大广赛和学院奖,既能打出知名度还能收获设计方案。蜂花直接回了一句“这个要钱吧”。

 

 

再比如刚刚说的包装问题,网友也直接点明这个包装会让人觉得他们很廉价。结果他们也特实诚,直接承认:他们本来就很廉价...

 

 

诸如此类“哭穷”的回应,被网友调侃蜂花“字字不提穷,字字透着穷”“就差把穷写在牌子上了”。

 

 

与此同时,网友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一边冲进直播间“野性消费”,另一边发长篇私信对蜂花的包装设计和产品提出建议,目前抖音平台也上线了蜂花设计挑战,引起了众多网友参与。

 

 


 

11月15日,#为了蜂花不倒闭也是拼了# 以980w热度冲上了抖音热搜第一。11月16日,针对倒闭传言,蜂花官方回应称,公司不会倒闭,而且也不会涨价。主播还表示,蜂花10年仅涨2元,未来也不会因为火了就涨价。

 

这一系列突如其来的热搜,也给蜂花带来了一笔意外的流量。抖音账号“蜂花官方旗舰店”在11月13号开启的直播持续到11月20号才结束,持续借助直播间产出话题,让流量在直播间实现最终转化。蜂花官方也在抖音介绍称:“谢谢大家的热情,昨天突然火了,一天之内居然卖了两万单,是平时一个月的量!”

 

 

事实上,不同于在营销方面的低调,蜂花在中国市场护发素TOP10上的排名,仅次于资生堂和潘婷,出货量甚至在前几年一直是全国第一。不仅如此,这家自1985年创立的公司,距离现在三十六年过去了,从没有收到一条行政处罚。

 

 

蜂花以其质优价廉的产品,占领了低端市场,一瓶450毫升的蜂花护发素售价不超过十元。正是蜂花的低调,阴差阳错让品牌上了热搜,迎来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情怀消费。

 

02 国货风潮持续掀起巨浪

 

早在蜂花大火之前,国货这股风潮就已经刮起来了。

 

从3月24日新疆棉事件爆发,H&M,优衣库、耐克、阿迪达斯等一众国外品牌遭到抵制,股价大幅下跌,其代言人陆续宣布终止合作。在爱国情怀的驱使之下,广大消费者大力支持新疆棉花。3月26日,薇娅在直播间为新疆长绒棉带货,仅1小时就销售了价值约2352万元的新疆棉制品。在新疆棉事件后,中国服装品牌关注度增长达137%,李宁、安踏、特步等国货运动品牌股价强势攀升。

 


再到7月22日,国货鸿星尔克因“自身难保”仍低调弛援河南洪水灾区5000万元持续占据热搜榜多日。众多网友涌入品牌直播间疯狂下单,郑州线下的鸿星尔克专卖店,不少货架上的鞋服均被抢售一空。

 


在今年刚结束的双十一狂欢中,不少国货品牌表现十分突出。根据各品牌对外公布的战报和相关数据,完美日记蝉联天猫彩妆品类国货品牌TOP1;溪木源今年“双11”销售额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947%;瑷尔博士“双11”全渠道成交额达到1.4亿元,其中天猫渠道成交额达到1.09亿元;逐本双十一销量位列天猫美妆新品牌 TOP 1 ,全网销售额破 2.8 亿……


 

近年来,从鞋服到化妆品,从家电到手机,国产替代进口的现象已在各行各业悄然发生。据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本土品牌线上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72%。其中,既有近些年崛起的新兴国产品牌,也有耳熟能详的传统国货品牌。

 

总的来说,无论是耳熟能详的传统国货品牌还是近些年崛起的新兴国产品牌,它们都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这是如何做到的?

 

 

03 国货焕发新生、不断崛起背后的原因

 

2018年,中国李宁“悟道”系列登陆纽约时装周,实现了中国运动品牌在纽约时装周的零突破。李宁借此一改过去严肃呆板的土味形象,树立了“国风复古X运动时尚”新风。

 

在彻底点燃了国内与国际市场后,全国各地持续推出的新国货文创再次走红;随后央视推出的系列节目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彻底带火了这波风潮;同时,《哪吒》《流浪地球》《姜子牙》等宣扬中国文化精神的电影获得了刷屏级的热度。

 

 

随着“国潮”风一起飞跃的,还有中国人的自信心,上一代人“进口=好货”的概念逐渐消失,在当下,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Z时代年轻人已成为了国货消费的主力军。

 

为了抓住年轻人的喜好,各类国货品牌持续开启创意之路,其中在传统形象中融入跨界联名的玩法已经成为引爆社交媒体讨论度的手段之一。比如太平鸟与可口可乐、百雀羚与故宫珠宝、大白兔奶糖走上美妆之路、老干妈辣酱以另一种方式登上国际时装周等。

 

 

而只有情怀也是不够的,越来越多传统国货企业开始重视产品技术创新。从代工生产,到进口替代,再到走向世界,中国品牌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已经拉近甚至超过了国际领先水平。

 

另外,随着中国电商消费浪潮的兴起,电商平台不仅拓宽了国货品牌的销售渠道,而且为其提供了一个更加平等、公开、透明的展示舞台。

 

多重因素叠加之下,国货的新生成为必然。一拥而上的年轻人们,将无数传统国货买成了爆款。但是,“情怀消费”不可能永远助力品牌发展,国货仍需考虑如何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力。只有如此,在消费者的“野性消费”热情过后,国货才能保持冲劲,稳定向前。